热门搜索:

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惠州、中山、汕头、珠海、湛江、茂名、江门、汕尾、潮州、肇庆、揭阳、阳江、韶关地区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IFS、GRS认证、IATF16949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RS全球回收标志认证、iso22000认证等项目的咨询。

    杭州ISO22000认证注册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咨询到位 资料支持

    更新时间:2024-06-18   浏览数:101
    所属行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货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产品数量:9999.00单
    价格:¥45800.00 元/单 起
    认证服务正规 认证流程规范 服务范围全国 认证类别食品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顾问FSSC22000认证顾问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咨询FSSC22000认证咨询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辅导FSSC22000认证辅导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FSSC22000 V5.1 周期2个月左右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资料协助整理 材料收集整理
    工艺装备/工装的管理
    1工装的设计与制造
    1.1工装设计计划
    1.1.1《工装设计与验证记录》编制的依据:工艺方案、工艺规程、产品图样、生产设备、工装等级、有关技术资料与标准等;
    1.1.2编制《工装设计与验证记录》时,必须绘制工装简图,简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标明定位基准,尽量考虑与设计基准、测量基准的统一性;
    B. 加工部位的粗实线表示清楚;
    C. 写明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
    D. 有关其他要求,如:退火、磷化等;
    E. 配套使用的工装;
    F. 标明工装的编号打印位置等。
    1.1.3工装计划应经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评审确认后,才能进行制造作业,《工装设计与验证记录》及相关的设计依据或图样应作为《工装设计与验证记录》的附件,按照《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保存。
    1.2工装的制造
    技术人员或工装加工人员应按照《工装设计与验证记录》的要求进行制造作业。
    2工装的验证
    2.1当有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根据《工装设计与验证记录》的编制依据进行工装的验证作业:
    A. 设计与制造的工装;
    B. 复制的大型、复杂、精密工装;
    C. 经重大修改设计的工装;
    2.2工装验证的依据
    A. 产品零部件图样、技术要求、工艺条件等;
    B. 工装设计计划、工装图样、工装制造工艺、通用技术条件及工装使用说明书等。
    2.3工装验证的内容
    A. 工装的外观;
    B. 工装与设备的关系:工装总体尺寸、总重量、连接部位、结构尺寸、精度、装夹位置、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
    C. 工装与被加工件的关系:加工精度、装夹定位状况、对被加工件质量的影响等;
    D. 工装与工艺的关系:测试基准、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等。与设备、被加工件、工艺等的关系等;
    2.4工装验证的方法
    A. 对于简单的工装,在工装设计和制造的经验与技术条件均能保证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可通过生产中的首件检查等简单的方式进行验证;
    B. 对于大型、复杂、精密和关键的工装,应采用产品零部件作为实物进行单验证。
    2.5工装验证的结果应记录在《工装设计与验证记录》中。
    3工装的贮存管理
    3.1应建立《工装台帐》,对公司内的工装按照工装的编号或其他归类方式进行定库、定位等统一管理;
    3.2工装入库时,应进行清洁保养,采取防护措施后在制定位置放置;
    4工装的使用与维护
    4.1工装使用前应进行首件检查,以确认工装完好;
    4.2工装过程中,不得操作、不准敲打、锉修等;
    4.3针对大型、复杂、精密和关键的工装应跟踪其使用情况或使用频率;并规定检定周期,对其进行定期检定;必要时,形成工装检定报告。
    4.4工装不能保证加工质量或生产安全时,应及时进行修理;
    4.5工装修理,应由工装管理与维修人员按照工装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进行;
    4.6经过维修后的工装,应按照工装的验证程序进行重新验证或检查。
    5工装的复制与与报废
    5.1未经验证的工装不得复制;
    5.2工装的复制应根据生产的需求,经主管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工装制造人员按照图样或《工装设计与验证记录》的有关要求进行复制作业;
    5.3复制后的工装应进行验证,并按照工装的管理规定进行登记与保管。
    设备清洗
    a) 所有清洗刷子不用时均应放在清洗液中或干净面上,地板表面通常带有尘土及,刷子毛很*将这些东西吸进去。
    b) 湿刷子要挂起来,按自然形状弄干。
    2.生产控制
    a) 不要在没有遵守优良卫生习惯的条件存放产品、供应物品、设备。
    b) 不要把工具留在生产线、输送带或包装设备上,应把工具及附件放回到原来的位置。
    c) 食品容器只用于预定目的,不许存放螺母、螺栓或设备(食品灌、听、盒或其他食品容器
    3.使用期及编码
    a) 所有打印在产品和运输箱上的编码和日期应清晰可读。
    4.存放与分配
    A) 小心移动、安置、存放产品,以免损坏包装,近而影响箱内存货。
    B) 库房应长期保持良好的库房管理秩序和通常的卫生状态,以免造成不适于食品内物质的不卫生条件。
    C) 原材料、制成产品应码放起来,距离24英寸(至少18英寸),以便于:就近检查、清洗、设置货物与墙之间离栅栏;进行鼠类控制、操作的空间、保护铲车、货盘及其他物品不受损害。
    D) 墙与墙边的通的道应修缮整洁,以便于鼠类控制工作。
    E) 以有效步骤接受编码日期的进货,并提讴歌能够适宜的库存周转。
    V.记录与报告
    a) 实验室与供应商**:包含于本守则————加工车间区
    b) 加工与生产:包含于本守则————加工车间区
    c) 分配:包含于本守则——加工车间区
    d) 记录保留预置:包含本守则——加工车间区
    杭州ISO22000认证注册
    能力、意识和培训
    公司编制了《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描述以下方面的要求:
    a) 根据各岗位的职责分配,编制文件《岗位描述表》规定其对任职员工能力的需求,以此作为的重要依据。
    b) 公司对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员工提供培训或其他措施,使员工的能力满足岗位的需求,胜任本职工作。
    c) 以各种方式如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及现场观察等办法对培训或其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于确实难以胜任岗位要求的人员,可以考虑采用再培训、调岗或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以满足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d) 通过培训、宣传让员工具有相应意识或能力:
    •个人的工作对方针、目标的实现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严格遵守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定是实现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基础。员工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供有助于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目标的实现;
    •负责食品安全过程的监视人员接受适宜的监视技术培训,并在过程失控时能够采取必要措施;
    •影响食品安全的员工能够认清有效的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的必要性;
    e) 应按《质量记录管理程序》规定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相关记录。
    杭州ISO22000认证注册
    设备的迁移,经有关部门提出设备迁移要求,必须经生产部同意,设备方可进行迁移,不得任意将设备迁移搬运;
    设备报废,设备由于陈旧不堪或结构严重损坏,无法改装和修复,由使用部门申请,经生产部同意,报总经理批准,方能办理报废手续。报废设备需要改装利用时,应在报废单,但不再做固定资产入帐,由使用部门记数;
    设备的使用;使用设备应实行专人负责,定人定机负责制。共用设备要负责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考试(或传、帮、带)合格,才能立操作;
    设备的革新;由生产部门或个人提出的设备革新方案,经生产部、质检部共同研究,认为可行的,由生产部报总经理批准实施,革新项目完工后,应核算项目的经济价值,1000元以上的纳入固定资产;
    对设备事故的肇事者,应根据情节、经济损失大小,予以处罚。
    杭州ISO22000认证注册
    文件控制
    为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所有文件进行控制,公司编制了《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对以下内容作了规定:
    a) 将文件进行分类,规定了各类文件的批准人,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实用性。
    b) 对文件的评审、修改方法、审批手续以及文件的更新做出规定。
    c) 文件的更改过程予以记录,并采用修订状态标识,以便识别文件的现行状态。
    d) 规定文件管理职责,以保证在使用处可得到有效版本的使用文件。
    e) 对各部门的文件作统一编码的要求,以保持文件清晰,方便查找,易于使用。
    f) 收集适用的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良好渠道。公司应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它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员工和其它有关相关方
    g) 对外来文件进行统一登记,并建立文件清单,保证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h) 规定了作废文件的处理方法,对作为参考而保留的作废文件适当的标识以防止误用。
    i) 作为记录的文件,应按4.2.4要求进行控制。
    公司文件可为电子版本和纸张形式。电子版本jpg、pdf格式以及纸质文件为受控文件,其余均为非控文件。
    由组长宣布紧急处理方法,并立即实施
    事故处理完毕,由组长宣布预案结束,并报上级有关部门
    4 预警和预防机制
    4.1 信息监测与报告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负责紧急事件的监测和信息收集工作。 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4.2 预警预防行动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向应急工作小组组长总经理汇报,并由其上报有关部门。
    4.3 预警支持系统
    小组成员及时收集有关事故隐患及事故的信息,及时汇报应急工作小组组长总经理并由组长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如:食品监督局、CIQ、**监察队和劳动门)。
    http://iso9001fs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