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认证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培训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ISO14000认证咨询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顾问ISO14001认证顾问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ISO14001认证申请
*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14001:2015
周期1个月左右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资料顾问协助
材料咨询整理
• 了解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核心原理
• 了解环境管理体系部门运行要求
• 掌握标准要求形成的文件和记录
一、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目的
二、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过程
三、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文件/记录要求)
1内部信息
公司应确保在公司内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沟通。主要包括:
a.体系运行信息(向员工传达环境方针、目标,报告各部门体系运行状况和内部、外部审核、管理评审结果)。
b.内部管理制度、员工建议和要求、相应法律法规的信息传递。
c.公司的意图以及之间、和车间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d.其他媒体对公司有影响的信息。
2外部信息
主要包括:
a.法律法规、标准信息。
b.执行机构信息:如来自国家、地方和行业方面的(如**、劳动局、检测、监督机构、行业协会、认证机构等)相关信息以及上级部门的要求。
c.市场信息和顾客、供方等相关方信息。
d.公司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对外传达。
e.工厂小区居民、邻居意见或投诉处理。
f.来访、施工、承包方等相关方信息交流。
3不论内部或外部的、对顾客关注的问题和对重要环境因素影响的信息都要特别加以注意,并*采取处理措施,记录其处理决定;对顾客提出的环境要求,销售部要*提报管理者代表及总经理、紧急状况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4.4信息交流方式
可采用电话、E-mail、传真、口头、书面报告、刊物、会议、板报、广播等多种方式。

1重大环境因素的管理控制
A、重大环境因素的产生如属管理问题,则可通过强化管理,制定管理方案等措施加以控制。
B、重大环境因素如可用数据化来量度,则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环境目标、指针及管理方案,如不可行则执行条款A。
C、对其它潜在的重大环境因素,则应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指引或操作规程加以控制,并组织实施。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2一般环境因素的管理控制
一般环境因素通常采取制定规章制度,培训教育等方式进行控制

能源使用过程的控制管理
1新能源供应方案由行政部会同公司相关部门确定。有关能源装置和设备的技术选型、安装、调试及运行验收等必须经当地环境监督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在能源使用过程中由行政部负责组织对能源系统的运行进行检查。
3电器操作按有关规章制度执行,非人员不得进行操作,一旦出现电器异常(火灾)引起环境污染事故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4设备维修人员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中的规定,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降低设备故障造成的额外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5施工现场需要检修而停止能源供应时,申请获准后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作出安排,以免影响施工。
6临时能源线路、管路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并入系统,以免发生事故。
7行政部要配备专(兼)职能源管理人员。确保施工能源的有效管理,保证施工正常运行。
8行政部对施工现场使用能源的班组和个人进行教育。

1.目的
识别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以确保重大环境因素得到有效地控制。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在活动、生产和售后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的识别、确定、控制、信息更新和监测,并对重大环境因素实施管理和控制。
3.定义
3.1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2重大环境因素:指具有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3环境影响:全部或部份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的或有益的变化。
4.职责
4.1体系推行小组负责识别、评价、更新环境因素,将重大环境因素列出。
4.2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大环境因素,并组织制定重大环境因素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4.3行政部部对有环境影响的物料供应商进行识别并施加影响。
4.4销售部负责收集客户与环境相关的要求
来 来 源 源 风险 描述 对应类别
部门
未识别到相适用的法律法规或未及时更新导致未遵守被处罚
相关方/合规义务
恶劣天气
因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洪涝灾害的增加
外部问题(环境)
内部人员 人员在调漆间违规吸烟导致火灾 内部问题(人员)
化学品储存 储存/搬运不当导致化学品泄漏 环境因素
http://iso9001fs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