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贯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办理
两化融合体系评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两化融合评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两化融合评定办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两化融合申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顾问
在下属经营实体间搭建统一的财务管控平台,建立起适度集权的集团财务管控模式。
对异地、多经营实体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控,自动抽取和汇总。
建立集团级的资金池,对资金进行集中归集管理,平衡不同企业之间的存款和贷款,实现利率差收益。

签署评定合同
评定机构确定受理评定申请后,与申请企业签署正式的评定合同。
♦ 评定合同采用固定格式,经双方评审后正式签署。
♦ 合同应提交至评定管理平台。

本过程主要包括以文件化信息为载体的两化融合制度体系及运行证据的创建、更新和控制等活动,其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制度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控性,以及制度的执行、协调与优化等方面的价值成效,涉及GB/T 23001-2017 4.4.1 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4.4.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3 文件化信息等条款内容。
制定优化方案
1. 信息部成立
1.1. 管理者代表负责信息部长提名,经总经理批准。
1.2. 信息部长负责拟定信息部成员名单,报请分管审核评价以及分析信息部成员能力对项目实施的满足性,信息部长原则上应为公司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者。
2. 优化方案。
2.1. 信息部依据《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策划输出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需求,组织相关部门梳理现有业务流程,并识别跟这些业务流程相关的组织结构、职责、岗位和人员要求,识别问题与差距,确定拟优化的关键点和调整范围,并制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计划。
2.2. 信息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新的业务流程设计及原业务流程的优化,并以业务流程职责为牵引,树立和调整部门职责,将业务流程职责和部门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中;兼顾技术实现的可行性,确定关键岗位及其职能,在原有岗位及职能基础上提出必要的增、删、改、调,形成优化方案。
3. 方案形式
3.1. 业务流程优化方案通常为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图)和职能分配表、优化后的组织结构图、职责权限分工、岗位说明书、人员任命通知或会议纪要等。

对财务、人力、采购、销售、服务、项目、风险、绩效等进行一体化综合管控。
推动经营管理活动流程化、网络化,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依托一体化经济管控平台,开展以经营计划制定、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绩效考核为主线的闭环经营管控。
实施部门需要用款时,应在预测额度内提交资金申请,注明款项用途、本次申请金额、费用预算总额、支付方式(现金或银行结算)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
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变化、项目调整等因素需调整资金计划达15%且金额大于5万,项目实施部门提出申请,通过专项会议进行评审,报管理者审批。
-/gbafcji/-
http://iso9001fs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