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服务正规
认证流程规范
服务范围全国
认证类别食品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顾问FSSC22000认证顾问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咨询FSSC22000认证咨询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辅导FSSC22000认证辅导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FSSC22000 V5.1
周期2个月左右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资料协助整理
材料收集整理
1. 目 的:
1.1以预防保养为手段,使生产设备能够确保实际的生产能力及正常运转;
1.2确保工装的设计、制造、维修与保管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2. 范 围:
2.1公司所属与生产有关的生产设备的登记、保养、维修与报废管理。
2.2公司所属工装的设计、制造、验证与使用控制。
3. 权 责:
3.1生产部:生产设备日常保养与维护和工作环境提供、保持。
3.2生产部:生产设备的登记管理、定期保养与维护;工装的设计、制造、维修与管理。
4. 定 义:
本程序引用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和ISO22000:2018中的定义及术语及下定义。
4.1工艺装备:简称工装,是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体,包括夹具、、量具、检具、钳工和工位器具等。
4.2工位器具:指工具箱、料箱、工件箱、工具架、料架、运输小车、托盘等物品。
5. 作业内容:
5.1生产设备的管理
5.1.1生产设备的提供
5.1.1.1对于公司重大的生产设备的需求,由总经理按照公司的发展规划、市场前景、投资方向、生产能力及人员能力等情况进行确认并提供;
5.1.1.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基础设备(如搬运工具、软件、通讯工具等),由生产部门主管或仓管人员提出需求,经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人员按照《供方与采购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采购;
5.1.1.3基础设备的领用应遵循公司规定的手续,采用以旧换新、及时归还、领用登记等方法对其进行基本控制。
5.1.2生产设备的登记
5.1.2.1凡影响产品过程能力的生产设备,均须由生产部统一进行管理,建立包含生产设备名称及相应出厂编号、制造商、使用部门、运行状况等内容的《机仪器设备清单》,以明确生产设备的使用状况,设备编号原则为SCSB(表示生产设备)-流水号(XXX)。
5.1.2.2生产设备或基础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设计原理图等原始资料应按照《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归档与保存。
5.1.3生产设备的使用
5.1.3.1生产设备的使用应按照生产设备的操作说明书进行,必要时,由设备管理人员编制《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5.1.3.2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各类生产设备前,应由设备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培训或,使其熟悉生产设备或工装的性能,掌握生产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和保养注意事项。重点工作的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在培训或考核合格后,应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进行记录。
5.1.4生产设备保养作业
5.1.4.1 生产作业人员在生产设备操作过程中,应进行日常保养工作,保持生产设备的清洁,生产设备的表面应无严重灰尘、无油污、无泡、冒、滴、漏等现象,每天对生产设备进行必要的擦拭或加润滑油等,具体见《设备、设施清洁管理规范》,并将保养情况记录于《机器保养记录表》。
5.1.4.2 主要重大生产设备的故障点检须每日由生产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并将所发现的故障记录在《机仪器维修记录表》上,故障点检结果作为维修及保养依据。
5.1.4.3所有生产设备的定期保养(周保养、季度保养或年度保养等)或点检,应根据公司设备的实际状况由设备管理人员编制相应的《生产设备保养计划》,经主管人员批准后,由设备管理人员按照计划,依据相关的生产设备保养常识及规定进行保养或检修作业,并将结果记录于《机器保养记录表》上。
5.1.5 生产设备维修作业
5.1.5.1 当生产设备发生以下故障时,作业人员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维修,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A. 受到损伤、摔落、破坏而影响其性能时;
B. 过载或操作失误而影响其性能时;
C. 生产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时;
D. 对生产设备的性能表示怀疑时等;
5.1.5.2 生产设备维修作业由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故障排除或调整,对不能修复的生产设备,可通知生产设备供应商进行售后服务,必要时,聘请外面维修。
5.1.5.3 生产设备维修结果应记录于《机仪器维修记录表》上。
5.1.6生产设备报废作业
5.1.6.1生产设备故障不堪修复或生产设备**出使用寿命并无法使用时,由生产部主管上报,总经理核准后,进行报废处理。
5.1.6.2生产设备报废后,须由权责单位记录在《设备报废封存申请表》中。
1总则
公司编制了《管理评审程序》规定管理者应在不**过12个月的时间间隔内评审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评价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形成并保持相关的记录,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会议应对以下事项进行评审分析:
a)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结果。
b) 内、外部沟通活动,包括顾客反馈信息,以及相关方的意见。
c)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包括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实现情况,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和结果。
d) 纠正和预防措施状况。
e) 以往管理评审会议的跟踪措施。
f) 可能影响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
g)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的改进建议。
h) 外部产品检验,食品安全的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i) 紧急状况、事故和撤回。
j) 体系更新活动的评审结果。
资料的提交形式应能使管理者将所含信息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相联系。
3 评审输出
记录管理评审过程并编制《管理评审报告》作为评审输出,其内容应包括:
a)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修订。
b)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采取的必要改进措施。
c) 与客户要求有关的产品的必要改进措施。
d) 食品安全的保证。
e) 由于上述改进措施而导致的资源(包括设施)要求的变化。
《管理评审报告》分发各部门实施,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1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公司以客户为关注焦点,通过工作沟通、市场调研、建立客户档案、定期拜访客户、电子邮件、网络等方式收集客户的相关信息,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予以满足,以持续增进客户满意。具体见7.2“与客户有关的过程”和8.2“客户满意”描述。
管理者明确并宣传、引导员工真正树立“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管理思想,并将之贯穿于所有的工作过程中,在努力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同时,使客户满意化。
3 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
公司制定和颁布了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同时制订了《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管理程序》,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方针颁布令》(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附录)。
a) 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与公司一贯的宗旨相适应,适合于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过程的性质和规模,与公司在食品链中的作用相关。
b) 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能体现公司满足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客户的需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c) 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为制定公司和各部门的目标规定了框架基础,并应由可测量的目标来支持。
d) 通过办公会议、专题学习、培训、墙报、内部刊物及其他方式,加深各部门员工对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的认识、理解与沟通。通过宣、标识牌、文件的方式使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便于相关方获取,让相关方了解和认同公司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承诺。
e) 通过管理评审,检查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是否在持续适宜性、有效性方面得到满足。需要时,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规定进行修改。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公司编制和保持作为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规定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见1.2。
描述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合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过程的特点,以及产品、服务形成相应的程序文件和作业书,适用的外来文件,及相关记录是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对其进行了引用。对于未形成程序文件或其他文件的过程,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将对此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加以描述。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是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管理。手册颁布令见0.1。手册的每一次修订状态,均在封面予以标明。

A、疾病控制
1、所有员工均应接受公司、当地或国家门要求的体检。
2、任何在体检或病况检测中心被发现有或好象有某种疾病、外伤(包括、疮伤或感染的伤口)以及其他任何异常的微生物感染源,籍此,食品、食品触面或食品包装用品很可能受到污染,在病况好转之前,不应进行任何可引起上述感染的操作,应通知员工将此类健康状况报告其,公司应针对各种疑问做出后决定。
3、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患病应报告其。
B、清洁
1、开始操作时,制服和外套均应清洁,操作过程中也应适当保持清洁,不应有破损。
2、对某些特定工作,制服和外套可能会脏都很快,应在制服外面套上塑料或其他材料的围裙。
3、制服和外套上使用金属拉链、夹子或扣子。
4、衬衣口袋不许在腰部以上,必须挪到其他位置或缝上,以免口袋中的物品突然掉入产品中。
5、 鞋子应保持干净、整洁、不能有破损。
6、 只允许是使用皮/聚乙烯鞋子,或经验证的安全鞋,禁止使用帆布鞋、露趾鞋/露跟鞋、带深槽鞋跟的鞋(1/4英寸或更深)
7、 为防止食品污染,员工必须保持自身的高度清洁。
8、 男工脸应 刮净,以帮助提高车间的清洁气氛。
9、 长须或脸部较长的毛发应用面网罩住。
10、 整洁的小胡子或唇须和整洁的鬓角在下列情况可以允许:
A、 唇须不应宽于嘴周外缘,不能伸展到嘴角以下(不允许留车把式胡子)。
B、 胡子不能长于1/2英寸,不能伸展到颈下。
C、 鬓角要整洁,不长于耳垂。
11、 头发应整洁,用来覆盖头发的帽子、头盔等应一直戴着。喷发胶不是有效的限制手段,不许戴发卷、梳子和小发夹、条状发夹(两个或多个)或别针、头巾、花手帕等。伸展到耳朵以下或**过了衬衣上领的头发应用发网罩住。
规则9、10、11是必须的规则。
12、 手应永远保持清洁。
13、 衣物或其他私人物品不允许放置在食品或食品成分暴露的地方或用来清洗设备和器皿的地方或车间内运转的设备上。
14、 除非在的休息间其他区域,车间内不准用食品或饮料。
15、 不许将午餐、食物放在员工更衣室内。
16、 只允许在的地点吸烟。
17、 员工在工作时不能嘴里叼着、火柴棍或其他类似的东西;在所有车间工作区禁止把铅笔、或类似的东西放在耳后。
18、 禁止向库房管理不善和其他不卫区乱仍杂物。
由组长宣布紧急处理方法,并立即实施
事故处理完毕,由组长宣布预案结束,并报上级有关部门
4 预警和预防机制
4.1 信息监测与报告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负责紧急事件的监测和信息收集工作。 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4.2 预警预防行动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向应急工作小组组长总经理汇报,并由其上报有关部门。
4.3 预警支持系统
小组成员及时收集有关事故隐患及事故的信息,及时汇报应急工作小组组长总经理并由组长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如:食品监督局、CIQ、**监察队和劳动门)。
http://iso9001fs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