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内容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所在地深圳
ISO900认证咨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9000认证顾问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内审员培训ISO9001认证内审员培训
ISO9000认证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证书有效可查
公司机构正规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9001:2015
周期1个月左右
发货地深圳&广州
资料申请协助
材料顾问整理
管理评审
企业是否建立了企业负责人对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制度。
企业负责人在其评审报告中是否包含对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评价及有关纠正或改进措施。
质量文件中应规定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制度要求,企业负责人必须从宏观上对其质量体系运行及质量方针和目标进行评审,至少一年一次。
企业负责人提供其按评审制度进行管理评审的记录,它应包含质量体系有效性评价和有关纠正或改进措施。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是否形成文件?
b) 在确定范围时,是否考虑了各种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及其产品或服务?
c) 质量标准是否存在不适用于该范围的情况?若有是否说明理由?是否合理?
理解要点:
a) 管理体系的边界一旦确定,组织在此范围内的产品、服务和活动均须包括在质量管理体系范围里。
b) 若组织认为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不适用本标准的某些要求,应说明理由。
c) 对ISO 9001:2015条款的删减,不能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或责任。

a) 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有哪些?
b) 相关方有哪些要求?
c) 是否将这些要求输入至4.4和6.1?
d) 对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监视和评审如何?
理解要点:
a) 相关方可能包括:顾客、消费者、股东、员工、供应商、外包方、银行、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
b) 相关方要求重点考虑:顾客明示的要求、顾客没有明示但已经隐含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

a) 组织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由哪些?
b) 组织采用了哪些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c) 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如何?
d) 实施分析和评价的时机如何?
e) 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如何评价?
f) 是否保留有关监视、测量记录?
理解要点:
组织应进行监视和测量应包括:
a) 组织内外部因素;
b)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c) 质量目标实现情况
d) 外部供方绩效;
e) 生产/服务过程;
f) 产品/服务符合性;
g) 顾客满意度及投诉。

标识管理
1.1原材料标识:
1.1.1所有材料入库前,原材料仓管员负责将其放置待验区,经品控员检验合格后,原材料仓管员方可放入合格区且进行明确标识,并登记入库。
1.1.2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保持原有标识。并贴上不合格标识,经品控部主管核准后,放置不合格品区,由品控员记录在《原材料检验报告》上,原材料仓管员通知采购部退货。
1.1.3进货物质的产品标识应能体现**称、供方、类型(型号)、规格等级、数量、批次、产地、检验结果等,并建立对应台帐,做到帐、物一致。
1.2生产过程中的标识:
1.2.1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针对监测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检验状态: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判定)。
1.2.2状态标识的形成可用、标签、颜色、标牌、区域、文字或其他方法。
1.2.3所有产品未经检验需暂时存放时,可在存放区内标识“待检区”,品控员检验合格则放置合格品区;不合格放在不合格区,待处理,并记录,便于追溯。
1.2.4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为区分产品所处状态可用相应的区域标牌标识所属产品,如XX暂放区、包装区等。
1.2.5品控员按照要求进行检验,并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开放置,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区。
1.2.6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则应在包装标签上标识其品名。
1.2.7过程产品经检验后由检验员或生产班组长/主管在各过程控制记录单上做好审核,该记录由生产现场人员实时记录。经检验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1.2.8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完毕后,操作人员将不同品种、规格及产品状态加以正确标识,生产现场不得出现标示不明确的产品。
检查企业的培训制度和教育计划,培训计划至少每年一次,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知识,产品的生产和检验知识、设备操作等,并进行考核,以其能胜任相应的工作。
企业应提供质检、质管人员、测试设备、新上岗人员和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具体的培训和考核记录以其,其培训的经历和任职的至少应得到本企业的书面认可,考核时,抽查3—5人通过交谈或实际操纵,观察和了解其是否称职。
企业应按文件要求保持相应的培训考核记录。
企业应具备基本的测试条件和测试设备,见附表。
http://iso9001fs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