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内容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所在地深圳
发货地深圳&广州
公司名称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SO22000内审员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22000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ISO22000认证咨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22000认证顾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220000认证申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周期40天左右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22000:2018
证书有效可靠
公司机构正规
需要哪些资料辅导依据标准整理
审核材料咨询协助
ISO22000认证的周期:
1、简单获书,一般的周期为1个月左右;
2、详细的培训,一般的周期为3-6个月。
预备工作的总原则
公司按《危害分析与HACCP计划建立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危害分析的预备工作,预备工作的总原则:
a) 收集、保持和更新实施危害分析的所有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
b) 保存收集、保持和更新信息的记录。
成立食品安全小组
总经理牵头成立食品安全小组,食品安全小组成员来自公司品控、生产、采购、 销售、办公室、车间等各部门,这些人员接受过相关培训,具备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能力。
编写产品特性
1) 食品安全小组编写所有原料、辅料、与产品接触的材料的特性描述。在编写特性描述时,应识别与描述的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特性描述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a) 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b) 配制辅料的组成,包括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c) 产地;
d) 生产方法;
e) 包装和交付方式;
f) 贮存条件和保质期;
g) 使用或生产前的预处理;
h) 原料和辅料的接收准则或规范。接收准则和规范中,应关注与原料和辅料预期用途相适宜的食品安全要求。
2) 食品安全小组编写终产品的特性描述(含终产品的预期用途) 。在编写特性描述时,应识别与描述的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终产品特性描述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a) 产品名称或类似标识;
b) 成份;
c)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d) 预期的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e) 包装;
f)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识及使用说明书;
g) 适宜的消费者;
h) 销售方式。

外部开发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的控制
公司应确保外部开发食品安全符合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食品安全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应确定对外部开发食品安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
a) 外部开发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
b) 外部供方替公司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
c) 公司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
公司应基于外部供方提供所要求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确定对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并加以实施。评价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应形成文件的信息并保留。

产品返工的存放、处置和使用都应保持产品安全、质量、可追溯并符合法律要求,对于产品返工的管理,具体见《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产品召回管理
建立产品召回程序,确保当出现未满足食品安全要求产品能得以识别并追溯回,具体见《产品召回管理程序》。
仓库管理
仓库应保持干净、干燥和通风良好,无冷凝物、无异味或其他污染源的物料和产品存在,供应链仓库负责保持仓库的清洁卫生及运输车辆卫生的和管理,具体见《仓储管理程序》。
食品防御控制
建立和评价由于可能故意破坏或注意行为而对产品带来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具体见《食品防护管理程序》。
食品安全小组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在实际运行中不断的改进PRP。
前提方案的落实与实施
需要时,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培训前提方案知识。
各部门负责培训与其相关作业书,并按照作业书实施前提方案。
前提方案实施的监视
各部门按照前提方案的作业书进行检查并记录,食品安全小组在日常的巡厂及内审中对前提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证。

OPRP与HACCP计划的验证
验证的时机
a)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b) 在下列情况下,根据需要应对危害分析的输入进行必要的更新,重新进行危害分析,并对OPRP、 HACCP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在修改后的OPRP、HACCP计划实施一个月后,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c) 当原料或原料来源、加工方法统、成品营销、用途或成品的消费方式等发生变化时;
d) 发现有关危害、质量或控制手段的新信息(原来依据的信息来源发生变化);
e) 重复检查出现同样的偏差;
f) 生产中观察到异常情况。
验证的内容:覆盖OPRP计划和HACCP计划全部内容;
实施验证人员:由食品安全小组编制验证表逐一验证;
PRP的验证
验证的时机
a)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b) 在产品或工艺过程有显著改变或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时,对PRP进行适当的修改,在修改后的PRP实施一个月后,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验证的内容:
a) 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构造与布局;
b) 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
c) 空气、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供给;
d) 包括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在内的支持;
e) 设备的适宜性,及其清洁、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的可实现性;
f) 对采购材料(如原料、辅料、化学品和包装材料)、供给(如水、空气、蒸汽等)、清理(如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和产品处置(如贮存和运输)的管理;
g) 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
h) 清洁和消毒;
i) 虫害控制;
j) 人员卫生;
k) 其他有关方面
强调对追溯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应按规定的期限保留可追溯性记录,至少保留到产品保质期以后。组织应验证和测试追溯系统的有效性。
注:在适当情况下,对追溯系统的验证应包括对终产品的数量与原料的数量进行核对,以此作为有效的证据
http://iso9001fs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