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惠州、中山、汕头、珠海、湛江、茂名、江门、汕尾、潮州、肇庆、揭阳、阳江、韶关地区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BRC食品安全**标准认证、IFS、GRS认证、IATF16949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RS**回收标志认证、iso22000认证等项目的咨询。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知识产权贯标需要那些材料

    更新时间:2025-02-21   浏览数:242
    所属行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货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产品数量:9999.00单
    价格:¥10.00 元/单 起
    知识产权贯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办理 知识产权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培训 知识产权认证办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知识产权认证申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1在生产、办公设备、软件采购时,采购部应当重视对供应商及所采购产品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评价与确定,要求供应商提供涉及产品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相关采购合同还需经知识产权部出具《合同知识产权审查表》,方可签署。
    2其他部门在使用生产、办公设备、软件时,需关注相关设备、仪器、软件的知识产权状态,知识产权部每年一次开展自查,编制《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自查表》,一旦发现侵权风险,制定《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侵权处置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批执行。
    3由知识产权部提供被监控的我方知识产权信息,市场部根据业务拓展的渠道及范围及时跟踪市场信息,对可能涉及的我方知识产权被侵权信息进行定期监控记录,每月登记IPJL741-27-1《知识产权纠纷记录台账》,并提交知识产权部进行信息甄别或判断,如果发生纠纷事件,发现部门还需提交《侵权反馈表》。
    4知识产权部每月定期监控公司主营产品可能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状况,监控依据每月更新的《知识产权信息汇总表》相关产品领域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判断我方产品是否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并登记IPJL741-27-2《知识产权纠纷记录台账》,如果发生纠纷事件,发现部门还需提交《侵权反馈表》。
    5知识产权部负责对被控侵权信息的监控收集,发生被控侵权事件时,登记IPJL741-27-3《知识产权纠纷记录台账》,编制《侵权反馈表》。
    6由知识产权部主导,各相关部门配合对每月汇总收集到的《知识产权纠纷记录台账》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识别,确认是否存在侵权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对企业的损害程度,作出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方案,每月发布《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报告》;如果存在侵权,则在《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报告》中提出启动知识产权应急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和在总经理核准后进入应急方案启动流程。如果是知识产权争议案件,知识产权部据此制定《被控/被侵权法律纠纷评估报告》,具体依据《知识产权法律纠纷处理控制程序》执行。
    7应急方案启动后,立即进行:
    1)由知识产权部对权力障碍清除可能性进行分析,交叉许可可能性分析,主导和解可能性分析。
    2)由研发部负责产品替代性分析。
    3)由市场部负责产品市场情况分析。
    8根据7的分析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置方案。
    1)权力障碍具有清除可能的,启动权力障碍清除程序,如对**、商标提起无效等。同时,尽可能做出产品替代方案,以确保在权力障碍无法清除时,及时对产品进行更新、替代。
    2)权力障碍不具有清除可能的,由市场部负责收集对方产品信息,由知识产权部负责、研发部协助进行对方产品涉及公司权力可能性进行分析。有交叉许可权力基础的,由知识产权部主导以交叉许可为目的进行和解沟通或暂缓处理,进一步跟踪权力方的动态。没有交叉许可权力基础的,由知识产权部主导进行和解沟通或暂缓处理。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分析进行产品替代方案的实施,力求以短时间、小市场影响、成本,对涉嫌侵权产品进行更新、替代。
    9上述8处置方案经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主导部门根据实施进展中的具体情况及时作出处置方案的优化,报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优化方案。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1保密工作开展和检查
    1.1 保密工作归口部门
    知识产权部负责开展公司的整体保密管理工作,负责保密事项的归口管理,负责对公司范围内的保密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1.2 保密工作的开展
    开展保密工作前,由知识产权部起草下发知识产权管理文件,通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从即日起按照《保密管理程序》的要求开展保密工作。各部门负责界定各自的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设备,并开展日常管理。涉密区域由知识产权部负责界定,并要求涉密区域所在部门开展日常管理。
    1.3 保密工作的检查
    保密工作的检查由知识产权部负责,检查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前完成。检查内容涉及各部门涉密人员管理、涉密设备管理、涉密载体管理和涉密区域管理,并填写《保密工作检查表》,对检查出现问题的部门,知识产权部签发《保密工作问题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2涉密人员管理
    2.1本程序中所称的涉密人员是指在工作中产生、掌握、管理和大量接触企业秘密的人员,由知识产权部汇总登记《涉密人员清单》。
    2.2在涉及绝密级企业秘密岗位工作或承担任务的人员为核心涉密人员,可接触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信息载体;在涉及机密级企业秘密岗位上工作或承担任务的人员为重要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可接触机密级、秘密级信息载体;在涉及秘密级企业秘密岗位上工作或承担任务的人员为一般涉密人员,可接触秘密级信息载体。
    2.3涉密人员岗位定密程序: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界定,由各有关部门根据承担工作任务人员的实际涉密情况,提出人员涉密等级名单,填写《涉密人员清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确定后提交知识产权部汇总。
    2.4公司对涉密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根据涉密人员实际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责范围的变化,及时提出调整涉密等级的初审意见,填写《涉密人员清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送知识产权部汇总登记。
    2.5知识产权部将汇总登记的《涉密人员清单》及时报备人力资源部,所有涉密人员应签订《保密协议》,明确自己应承担的保密责任、义务。相关协议应由知识产权部签订并存档保管。
    3涉密设备管理
    各部门应该对本部门可能造成知识产权流失的设备进行识别,识别对象包括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等。规定其使用目的、人员和方式,并对此设备张贴 “涉密设备”标识,做好登记在册记录,填写《涉密设备清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送知识产权部汇总登记。涉密设备只允许授权使用人使用,可以通过自动控制授权使用的不用登记使用记录,不能自动控制的要做好使用登记,填写《涉密设备使用记录表》;非授权人使用需经过批准方可使用,并登记《涉密设备使用记录表》。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1 目的
    1.1 为了规范保密管理工作,对保密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泄密行为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 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保密事项全过程的管理。
    3 参考文件
    3.1 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3.2 IPGL-05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4 术语及定义
    4.1 绝密: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4.2 机密: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4.3 秘密: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和利益遭受损害。
    4.4 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企业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各类物品。磁介质载体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和录音带、录像带等。
    4.5 泄密:指使公司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或使公司秘密**过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4.6 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5 职责
    5.1知识产权部:负责开展公司的整体保密管理工作,负责保密事项的归口管理,负责对公司范围内的保密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5.2人力资源部:负责与员工签订保密责任书(保密协议)。
    5.3相关部门(以下统称涉密部门):负责本部门保密管理具体工作,负有严格遵守公司保密制度的责任和义务。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1表单制定和修改
    1.1 各部门应依据程序文件、作业标准指导文件所叙述的方法、要求或者指示执行编制记录所需的表单,表单必须清楚标明名称,且应覆盖体系的所有规定过程及所有活动。
    1.2各部门经理应确实审查所需表单的编制及其适宜性与完整性。
    1.3所有新表单的制定,均要经由管理者代表审核通过后,方可提交体系部进行编号、登记和发行。
    1.4表单修改时,由相应部门确认无误后,提交体系部,由管理者代表审核通过后,回收旧版、发行新版。
    2表单的登记、发行
    2.1各部门将编制的表单,经规定权责人员审批后,送交体系部管理。
    2.2体系部对表单实施编号和发行;由有权人员将表单上传至公共文件夹共享也视为发行。
    2.3体系部编制《记录文件清单》对表单进行管理,如有更改,应及时对外公布,以便各部门查阅和检查所用表单是否为版本。
    2.4表单的版本控制,当表单只做格式上的调整,其记录内容的要求没有发生改变或增减时,不做改版处理,此时可由体系部直接更换即可,如果表单中的重要栏目和追溯栏目发生改变或增减时,必须改版。
    3记录填写要求
    3.1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填写相应的表单,以产生记录。
    3.2记录要求
    1)记录应字迹清晰,易于辨认,对于表格中重要的和追溯性栏目(如合同号、日期等),填写时不准遗漏。
    2)记录因书写错误修改时,可用双横线将错误内容划掉,重新书写正确内容,对于重要的和具有追溯性字段的修改,修改者应在旁边签名并注明日期;记录修改时不能使用涂改液,不能将错误内容修改得看不清楚。
    3)记录中不需要填写的项目或栏目可以“/”划掉。
    4记录确认、收集、整理、编目、装订
    4.1记录填写完毕后,必要时由填写人的直接上级确认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2具体有关记录的审批权则根据记录本身的特性而定。
    4.3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记录进行收集、整理、编目、装订。
    4.4记录一般以时间先后的顺序,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应的时间期限(周、月、季、年)收集,填写《记录清单台帐》,以记录名称或编码分类标识(记录名称、保存期限等),编目、装订成册进行归档保存。跟随文件资料的记录表单(如合同评审单)等,随文件资料一起归档,不单独装订成册。
    5记录归档、存储和保管
    5.1体系部负责将各部门装订成册的记录汇总归档保存。
    5.2记录保管场所应避免潮湿,需防止记录变质、损坏和丢失。
    5.3记录的保管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如电子记录、扫描存档等。
    6记录查询、借阅
    1因工作需要查询记录时不得损坏、涂改记录,应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借阅原则:在持有部门现场查阅记录,若需要复印应先征得记录保管人员的同意。
    3合同或客户明确要求时,相关记录应提供给客户或其代表在定期内评估。
    7记录保存期限应注意以下要求
    7.1顾客要求记录的保存期限:客户重要质量记录保存按照客户要求的期限执行。
    7.2合同文件,顾客要求及更改文件、采购订单和修改该文件的保存期限至少为该产品或服务提供后12个月。
    7.3审核结果记录(认证机构审核、管理评审、内部审核)保存三年以上。
    7.4其他记录的保存期限具体依据《记录清单台帐》的规定实施。
    -/gbafcji/-

    http://iso9001fs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