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贯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办理
知识产权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培训
知识产权认证办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知识产权认证申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涉密载体管理
1密级及范围
公司保密事项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种密级:
1) **技术、专有技术、引进技术的核心部分为绝密级;
2) 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公司权益和利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公司的规划、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公司经营情况等为机密级;
3)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一、二、三级文件,人事档案,合同、协议(涉及公司重要信息的),员工工资收入,尚未进入市场或未公开的各类信息为秘密级;
4) 公司一般性决定、决议、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资料、规章制度等内部文件不属于保密范围。
2保密期限
一般绝密级事项保密期限为10年,机密级事项保密期限为5年,秘密级事项保密期限为3年。
3涉密载体定密程序
由秘密载体材料起草人在秘密载体制作之前,根据相关规定提出密级意见,并进行密级标识。填写《涉密信息清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送知识产权部汇总登记。
4涉密载体的控制
1)涉密载体的管理原则:秘密载体管理遵循“严格管理、严密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
2)涉密载体的制作:制作秘密载体,应当注明密级。文件形式的公司秘密事项应在封面(或者首页)的左上角标明密级;非书面形式的秘密载体或密品,能够标明密级,应以标签的方式标明(如:磁介质、光盘等)。
3)涉密载体的收发与传递
a.各业务部门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分发、借阅涉密载体,需填写《涉密载体收发记录表》。
b.涉密部门收到涉密载体后,由部门负责人根据涉密载体的密级和制发单位的要求及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本部门知悉该秘密的人员范围。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企业秘密的知悉范围。
4)涉密载体的保存
a.保存涉密载体,应当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b.需要归档的涉密载体,应当按照公司档案管理规定归档。
c.各部门对自己保存的涉密载体要登记《涉密信息清单》,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送知识产权部汇总。
5)涉密载体的销毁
a.销毁涉密载体,由主办人员填写《文件处理审批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后报知识产权部审核批准后定期进行批量处理。
b.销毁涉密载体,应当确保秘密信息无法还原。
c.销毁纸介质涉密载体,应当采用焚毁、化浆等方法处理;使用碎纸机销毁的,应当使用符合保密要求的碎纸机。
d.销毁磁介质、光盘等涉密载体,应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彻底销毁。
e.禁止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

1 目的
1.1 为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规范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处理及应对措施,加强法律风险控制能力,运用必要的法律手段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 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
3 参考文件
3.1 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3.2 IPGL-07《知识产权应急方案》
4 术语及定义
4.1 知识产权争议案件:是指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民事、刑事、行政法律纠纷案件。包括但不限于国内和涉外的经济纠纷、民事纠纷、刑事纠纷、行政纠纷等,解决方式有诉讼、仲裁、调解、和解、交叉许可、行政处理等。
5 职责
5.1知识产权部:负责知识产权法律纠纷的调查、证据收集、起诉应诉、协商谈判等。
5.2当事部门:负责案件事实的陈述、协助调查、资料及证据材料的收集等。

1表单制定和修改
1.1 各部门应依据程序文件、作业标准指导文件所叙述的方法、要求或者指示执行编制记录所需的表单,表单必须清楚标明名称,且应覆盖体系的所有规定过程及所有活动。
1.2各部门经理应确实审查所需表单的编制及其适宜性与完整性。
1.3所有新表单的制定,均要经由管理者代表审核通过后,方可提交体系部进行编号、登记和发行。
1.4表单修改时,由相应部门确认无误后,提交体系部,由管理者代表审核通过后,回收旧版、发行新版。
2表单的登记、发行
2.1各部门将编制的表单,经规定权责人员审批后,送交体系部管理。
2.2体系部对表单实施编号和发行;由有权人员将表单上传至公共文件夹共享也视为发行。
2.3体系部编制《记录文件清单》对表单进行管理,如有更改,应及时对外公布,以便各部门查阅和检查所用表单是否为版本。
2.4表单的版本控制,当表单只做格式上的调整,其记录内容的要求没有发生改变或增减时,不做改版处理,此时可由体系部直接更换即可,如果表单中的重要栏目和追溯栏目发生改变或增减时,必须改版。
3记录填写要求
3.1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填写相应的表单,以产生记录。
3.2记录要求
1)记录应字迹清晰,易于辨认,对于表格中重要的和追溯性栏目(如合同号、日期等),填写时不准遗漏。
2)记录因书写错误修改时,可用双横线将错误内容划掉,重新书写正确内容,对于重要的和具有追溯性字段的修改,修改者应在旁边签名并注明日期;记录修改时不能使用涂改液,不能将错误内容修改得看不清楚。
3)记录中不需要填写的项目或栏目可以“/”划掉。
4记录确认、收集、整理、编目、装订
4.1记录填写完毕后,必要时由填写人的直接上级确认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2具体有关记录的审批权则根据记录本身的特性而定。
4.3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记录进行收集、整理、编目、装订。
4.4记录一般以时间先后的顺序,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应的时间期限(周、月、季、年)收集,填写《记录清单台帐》,以记录名称或编码分类标识(记录名称、保存期限等),编目、装订成册进行归档保存。跟随文件资料的记录表单(如合同评审单)等,随文件资料一起归档,不单独装订成册。
5记录归档、存储和保管
5.1体系部负责将各部门装订成册的记录汇总归档保存。
5.2记录保管场所应避免潮湿,需防止记录变质、损坏和丢失。
5.3记录的保管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如电子记录、扫描存档等。
6记录查询、借阅
1因工作需要查询记录时不得损坏、涂改记录,应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借阅原则:在持有部门现场查阅记录,若需要复印应先征得记录保管人员的同意。
3合同或客户明确要求时,相关记录应提供给客户或其代表在定期内评估。
7记录保存期限应注意以下要求
7.1顾客要求记录的保存期限:客户重要质量记录保存按照客户要求的期限执行。
7.2合同文件,顾客要求及更改文件、采购订单和修改该文件的保存期限至少为该产品或服务提供后12个月。
7.3审核结果记录(认证机构审核、管理评审、内部审核)保存三年以上。
7.4其他记录的保存期限具体依据《记录清单台帐》的规定实施。

1制定管理评审计划
1.1管理评审由总经理定期组织,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进行评估。
1.2每年至少一次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1.3管理评审实施前,管理者代表制定《管理评审计划》,明确评审目的、评审时间、评审内容和评审所需资料的准备等。经总经理审批后,由体系部在实施管理评审前两周向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发放.
2管理评审相关内容
(1)知识产权方针的适宜性、有效性;
(2)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新一轮目标分解计划;
(3)知识产权管理程序改进建议;
(4)资源需求;
(5)企业经营目标、策略及新产品、新业务规划;
(6)企业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及风险评估信息;
(7)技术、标准发展趋势;
(8)体系(内、外部)前期审核结果;
(9)以往管理评估及内审评估的跟踪措施实施情况及有效性;
(10)体系运行问题经验采集表
(11)绩效考核情况
3评审会议组织
3.1由总经理或其*代理人主持,各部门经理或主管参加.
3.2会议主要议程如下:
(1)管理者代表作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报告或年度分析报告;
(2)各职能部门汇报本年度管理情况和/或目标实现情况;
(3)研究分析提交的书面评审资料;
(4)提出管理评审结论的意见。
4制定管理评审报告
4.1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形成书面的《管理评审报告》:
(1)评审的目的和范围、时间、参加评审的人员和组织;
(2)评审计划的实施情况、评审的依据和内容
(3)存在的问题及评审结论:
a) 管理方针和目标的改进建议
b) 体系文件符合性、适宜性和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c) 需要改进的内容及建议,资源需求。
4.2《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审批后由体系部发放给相关的部门。
5纠正及预防措施
(1)提出的待改进项目,体系部在会议后一周内向有关部门发出《内部审核矫正通知单》,有关部门应制定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
(2)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按时完成;
(3)由管理评审引起的体系文件更改,按《IPCX-001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4)管理者代表*人员对纠正及预防措施实施效果和完成时间进行检查、评价和记录,对存在的问题,责任部门进一步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直到符合要求
-/gbafcji/-
http://iso9001fs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