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贯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办理
知识产权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培训
知识产权认证办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知识产权认证申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1发生研究开发业务时,并开展如下知识产权管理作业。
2研究开发策划
2.1在研发设计前,由研发部提出设计前的知识产权检索申请,填写《知识产权检索申请表》,研发部自行检索的不用填写;
2.2知识产权部根据检索申请,对在研项目进行项目领域的知识产权信息、相关文献及其他息进行检索,对项目的技术发展状况、知识产权状况和竞争对手状况等进行分析,出具《知识产权检索报告》,研发部自行检索的,自己根据检索结果出具《知识产权检索报告》;
3知识产权规划
3.1研发部在研究开发前期的知识产权检索与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研发项目知识产权规划》;
4研究开发设计
4.1研发部在获取的知识产权信息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开发设计,激发设计灵感、设计更新、设计,获取持续的优质的创新能力;
4.2研发过程中研发部根据项目特点自行确定跟踪检索频次,提出检索申请或自行检索,及时跟踪与监控研究开发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通过检索分析(登记《跟踪检索记录》),适时调整研究开发策略和内容,避免或降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需采用设计的,登记《设计记录表》。
5研发成果汇报评估
1每月召开的知识产权管理《月度管理会议》上督促并要求研发部汇报在研项目的研发成果;当有研发成果产出时,研发部也要及时把《研究开发成果报告》发送知识产权部,并填写《研究开发成果报告登记表》。
2知识产权部对收到的《研究开发成果报告》涉及的研究开发成果和研发过程中产出的新技术方案及时进行评估和确认,出具《知识产权评估报告》,明确保护方式和权益归属,适时形成知识产权。
6研发档案管理
6.1研发部保留研究开发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做好研发档案管理记录,并实施有效的管理,所有研发记录由研发部负责存档,妥善保存。

1在生产、办公设备、软件采购时,采购部应当重视对供应商及所采购产品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评价与确定,要求供应商提供涉及产品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相关采购合同还需经知识产权部出具《合同知识产权审查表》,方可签署。
2其他部门在使用生产、办公设备、软件时,需关注相关设备、仪器、软件的知识产权状态,知识产权部每年一次开展自查,编制《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自查表》,一旦发现侵权风险,制定《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侵权处置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批执行。
3由知识产权部提供被监控的我方知识产权信息,市场部根据业务拓展的渠道及范围及时跟踪市场信息,对可能涉及的我方知识产权被侵权信息进行定期监控记录,每月登记IPJL741-27-1《知识产权纠纷记录台账》,并提交知识产权部进行信息甄别或判断,如果发生纠纷事件,发现部门还需提交《侵权反馈表》。
4知识产权部每月定期监控公司主营产品可能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状况,监控依据每月更新的《知识产权信息汇总表》相关产品领域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判断我方产品是否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并登记IPJL741-27-2《知识产权纠纷记录台账》,如果发生纠纷事件,发现部门还需提交《侵权反馈表》。
5知识产权部负责对被控侵权信息的监控收集,发生被控侵权事件时,登记IPJL741-27-3《知识产权纠纷记录台账》,编制《侵权反馈表》。
6由知识产权部主导,各相关部门配合对每月汇总收集到的《知识产权纠纷记录台账》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识别,确认是否存在侵权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对企业的损害程度,作出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方案,每月发布《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报告》;如果存在侵权,则在《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报告》中提出启动知识产权应急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和在总经理核准后进入应急方案启动流程。如果是知识产权争议案件,知识产权部据此制定《被控/被侵权法律纠纷评估报告》,具体依据《知识产权法律纠纷处理控制程序》执行。
7应急方案启动后,立即进行:
1)由知识产权部对权力障碍清除可能性进行分析,交叉许可可能性分析,主导和解可能性分析。
2)由研发部负责产品替代性分析。
3)由市场部负责产品市场情况分析。
8根据7的分析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置方案。
1)权力障碍具有清除可能的,启动权力障碍清除程序,如对**、商标提起无效等。同时,尽可能做出产品替代方案,以确保在权力障碍无法清除时,及时对产品进行更新、替代。
2)权力障碍不具有清除可能的,由市场部负责收集对方产品信息,由知识产权部负责、研发部协助进行对方产品涉及公司权力可能性进行分析。有交叉许可权力基础的,由知识产权部主导以交叉许可为目的进行和解沟通或暂缓处理,进一步跟踪权力方的动态。没有交叉许可权力基础的,由知识产权部主导进行和解沟通或暂缓处理。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分析进行产品替代方案的实施,力求以短时间、小市场影响、成本,对涉嫌侵权产品进行更新、替代。
9上述8处置方案经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主导部门根据实施进展中的具体情况及时作出处置方案的优化,报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优化方案。

1知识产权实施、许可、转让前,知识产权部根据不同需求,分别制定调查方案进行相应的评估,出具《知识产权实施、许可和转让事前调查评估表》;对于被许可和购入的输入知识产权评估内容还包括输入尽职调查。对于调查后发现侵犯他人**的**,实施前还应获得方许可或寻求交叉许可才可实施。评估结论确认可以进行实施、许可或转让操作的,报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核准后进行相应的操作程序。
2对于权力的实施,由知识产权部进行监控,并做好《知识产权实施监控记录》。
3为促进权力的实施,由知识产权部和知识产权部起草、修订相关的实施效果奖励方案到《知识产权奖罚制度》里,报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核准后执行。
4由知识产权部负责实施、许可、转让所需的程序性事物。
5有关评估工作*自进行有困难的,可以报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核准后委托专业机构进行。

涉密载体管理
1密级及范围
公司保密事项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种密级:
1) **技术、专有技术、引进技术的核心部分为绝密级;
2) 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公司权益和利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公司的规划、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公司经营情况等为机密级;
3)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一、二、三级文件,人事档案,合同、协议(涉及公司重要信息的),员工工资收入,尚未进入市场或未公开的各类信息为秘密级;
4) 公司一般性决定、决议、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资料、规章制度等内部文件不属于保密范围。
2保密期限
一般绝密级事项保密期限为10年,机密级事项保密期限为5年,秘密级事项保密期限为3年。
3涉密载体定密程序
由秘密载体材料起草人在秘密载体制作之前,根据相关规定提出密级意见,并进行密级标识。填写《涉密信息清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送知识产权部汇总登记。
4涉密载体的控制
1)涉密载体的管理原则:秘密载体管理遵循“严格管理、严密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
2)涉密载体的制作:制作秘密载体,应当注明密级。文件形式的公司秘密事项应在封面(或者首页)的左上角标明密级;非书面形式的秘密载体或密品,能够标明密级,应以标签的方式标明(如:磁介质、光盘等)。
3)涉密载体的收发与传递
a.各业务部门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分发、借阅涉密载体,需填写《涉密载体收发记录表》。
b.涉密部门收到涉密载体后,由部门负责人根据涉密载体的密级和制发单位的要求及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本部门知悉该秘密的人员范围。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企业秘密的知悉范围。
4)涉密载体的保存
a.保存涉密载体,应当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b.需要归档的涉密载体,应当按照公司档案管理规定归档。
c.各部门对自己保存的涉密载体要登记《涉密信息清单》,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送知识产权部汇总。
5)涉密载体的销毁
a.销毁涉密载体,由主办人员填写《文件处理审批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后报知识产权部审核批准后定期进行批量处理。
b.销毁涉密载体,应当确保秘密信息无法还原。
c.销毁纸介质涉密载体,应当采用焚毁、化浆等方法处理;使用碎纸机销毁的,应当使用符合保密要求的碎纸机。
d.销毁磁介质、光盘等涉密载体,应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彻底销毁。
e.禁止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
-/gbafcji/-
http://iso9001fs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