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类别iso45001认证安全体系认证
认证公司正规
认证流程规范
ISO45001认证顾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ISO45001认证咨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45001认证辅导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45001认证培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培训
内审员培训ISO45001认证内审员培训
证书有效可查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45001:2018
周期1个月左右
材料申请协助
资料顾问协助
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对工程方的施工能力和施工质量进行评价。选择技术好、会管理、有实力、有、信誉好的工程方。
危险源的管理及处理
对危险源采取措施要求规定
A)级别为1级的本公司可以接受,采取保持现有措施.
B)险级别为2级的本公司要求注意,采场监督检查进行控制.
C)险级别为3级的本公司要求整改,采取管理程序和培训教育进行整改,同时采取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D)险级别为4级的本公司要求立即整改,采取目标管理方案整改,同时采取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E)对危险级别为5级的本公司要求立即停工整改,采取目标管理方案整改,同时采取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5.5危险因素新增及修订
5.5.1公司在从事销售、活动和服务时,如遇下列状况可新增或修订危险因素。
A) 产品、活动有重大的变更时;
B)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时;
B) 相关方提出合理意见或要求时;
C) 该活动责任人认为有必要修改时;
5.5.2、危险因素的修订应在每年内审和管理评审前进行。

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评价的原则:
本公司采用“是非判断法”和“LEC打分法”相结合的原则对识别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
A)是非判断法
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Ⅱ-曾经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Ⅲ-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
Ⅳ―直接观察可能导致事故,但无适当的控制措施
B)打分法(LEC法)D=L * E * C,详见附件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填表说明
L-由于危险因素影响人身健康或引起相关方的不满,其严重程度的评分;
E-人员处于危险环境频率程度的评分;
C-发生事故造成后果的评分:
D-对危险因素的总评分

认证领域 认证依据 审核类型
QMS ☑GB/T19001-2016/ISO 9001:2015 □初审□监督 □再认证 □扩大 □转换
EMS ☑GB/T24001-2016/ISO 14001:2015 □初审 □监督 □再认证 □扩大 □转换
OHSMS ☑ISO45001:2018 □GB/T28001-2011/OHSAS 18001:2007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SC □GB/T 27922-2011 □初审 □监督 □再认证 □扩大 □转换
认证范围(中文):
体系人数 正式员工(企业应包括所持要求人数和其他非范围正式员工) 临时工 季节工
生产/服务
作业班制 倒班人数 不倒班人数
管理体系开始运行时间(体系文件实施时间) 期望正式审核时间
两年内是否接受过认证咨询 □是 □否 具体说明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
是否已完成内部审核 □ 是 否 完成时间 内审开具不符合是否已关闭 □是 □否
是否已完成管理评审 □ 是 □否 完成时间
是否提供营业执照及各种行政、许可 □ 是 □否
是否提供了贵组织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 是 □否
提示:请按照下表要求填写认证范围具体产品及法律法规要求(生产/服务、组织请描述具体生产/服务内容)下表内容均为必填,不适用出请填写“NA”
具体产品/服务 执行标准(请打√)
行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3C认证/环保要求/行业要求
请描述认证范围具体产品生产工艺/服务过程(需按产品类别分别进行描述,生产流程相同的产品可)可另附图说明 产品使用领域 产品生产原材料
关键过程
过程
外程
主要生产设备
主要技术术设备
主要检测设备

危险源识别
5.1.1识别原则:从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识别相关危险源,并考虑以下内容:
a.应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危险源;
b.法律、法规的要求;
c.相关方合理的投诉和要求;
5.1.2识别:体系推行小组根据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行为及其它六方面来进行识别确认活动/产品/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源。参见附件一:危险源识别对照表。
5.1.3体系推行小组在以下情况时,应考虑进行危害辨识和评估:
a)事故、职业病的发生或意外、未遂事故频率偏高;
b)有潜在的严重伤害。
c)新的销售工艺、方法、设备、材料、项目。
d)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更改或补充等业务发展。
e)及相关方合理的要求。
5.1.4识别的步骤
a)体系推行成员先找出本部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所存在的危险源并做好登记。
b)体系推行成员找出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
C有控制措施。
d)体系推行小组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并汇总,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
1、值班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责任心,严格履行职责、
2、值班人员要自觉按规定时间提前到达,交班人员必须在到达做好交接班记录后方可离岗。
3、交、接人员应共同做好交接班记录,以明确职责,并防漏岗现象发生。
4、在接班前要了解工程的进度,检查物资增减情况,防止物资的偷或流失。
5、交班人员要配合员、做好接班工作。
6、员在接班后要认真检查作业区内有无安全隐患存在,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处理。
7、交班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发现员未到岗,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未经主管批准不得离岗。
8、在值班期间发生的问题在交班期间仍未处理好的,交班时要向说明处理情况,并在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时方可交班,否则应与员一起处理。
http://iso9001fsc.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