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GRS**回收标志认证
服务内容GRS**回收标志认证咨询辅导
GRS认证培训GRS**回收标准认证辅导
费用面议
价格费用优惠
办理哪些流程顺畅
机构公司正规
周期2月左右
证书有效可查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标准新版
GRS认证**回收标志认证
GRS认证辅导GRS**回收标志认证培训
GRS认证咨询GRS**回收标志认证申请
GRS认证顾问GRS**回收标志认证咨询
GRS认证申请GRS**回收标志认证顾问
适用标准GRS回收标准认证
需哪些材料协助整理
需要哪些资料顾问完成
目标与标的
以为目标,以预防为手段。
目标与标的应配合:
卫生政策。
重大风险辩认结果。
法规及其它要求。
技术选择、资金、作业和经营要求。
利害相关者的观点。
目标
符合GRS化学品要求及劳动法规,减少违规风险和职业卫生损失。
维持社会行为程序正常运作,并使之持续改善。
加强内外沟通。
严守有关客商对制造商制定的行为准则。
加强对供货商的控制与沟通。
社会行为系统推广,以使系统更有效持续改善。
参考
GRS标准的D部分。
因此我们会按照以下之声明达到目的:
1.本环境政策的负责人为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2.尽可能减少废物和排放程序,努力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
3.对废物及其排放实行,达到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
4.预防污染,制定出现废物和污染事故时的处理程序, 尽可能避免重大环境和责任事故。
5.培训员工关于节水、节能及少使用化学品,达到节能降耗,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6.制定环境方面的改进计划。

环境管理系统手册是我公司建立和实施管理系统,是发展,维持及实施相关政策的管理方案,是为控制我公司社会责任及卫生健康而建立的;是改善本厂作业环境,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维护社会责任的性文件,其政策与实务是符合标准要求和相关法规规定的。
环境管理系统手册是根据GRS4.0版中环境管理标准系统,按照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编写的。此手册不受产业、公司规模限制,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社会发展和国际社会的要求日趋完善,推行环境管理系统能改善与工人及相关利益团体的关系,提高企业形象及声誉,能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公司的竞争力。

1.本体系之管理代表是由 担任,
2.负责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3.尽可能减少废物和排放程序,努力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
4.对废物及其排放实行,达到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
5.预防污染,制定出现废物和污染事故时的处理程序, 尽可能避免重大环境和责任事故。
6.培训员工关于节水、节能及少使用化学品,达到节能降耗,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7.制定环境方面的改进计划。

1 目的
为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或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得到及时处理,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影响。
2 范围
适用公司环境污染事故或紧急情况下的应急与响应。
3 职责
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潜在事故紧急情况处理的监督及管理。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潜在环境事故或紧急情况的确定并进行控制,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应急准备与响应以及事故的工作。
总经理负责应急准备和响应必要的资源配置。
4工作程序
4.1 可能发生紧急情况与潜在事故因素如下:压力容器(锅炉、压力钢瓶、蒸汽管道等)泄漏及爆炸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
火灾
废气、废水异常排放
较大的事故
台风、洪涝灾害
5.2可能发生环境事故的部位:
潜在火灾可能发生在全厂,发生机率较大的地方为车间等。
潜在爆炸可能发生在仓库等。
5.3潜在环境事故的预防
a.根据化学品的MSDS进行储运和使用。
b.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c.加强岗位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知识和工作责任心。
d.成立公司义务消防队、灭火和应急疏散指挥部。
e.实行制度,规定品质部消防日常检查内容和生产月度检查内容。
f.可行时应进行事故演习训练。
5.4应急措施
5.4.1当化学品泄漏时,应参考MSDS所述立即采取措施,收集漏出的化学品,避免污染扩散和伤亡事故的产生
5.4.2当火灾发生时应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
5.4.3当环境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要在短时间内向车间、部门负责人或公司办报告,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5.4.4公司办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义务消防队员或组织成员,其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处理
5.5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5.5.1事故发生部门应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或纠正措施,并向公司办、相关部门及递交事故与紧急情况处置报告
5.5.2事故过后对相应的文件的适用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文件修改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
6相关文件
消防应急预案
油品管理规定
化学品物质数据(MSDS)表
7记录
事故与紧急情况处置报告
消防设施配置分布图
消防设备设施台帐
消防设备点检记录
1.目的:
为保证厂内生产环境的清洁.
2.范围:
适用于本厂各.
3.职责
3.1各车间及仓库由各部门负责;
3.2其它区域(包括办公室、厂区公共地方)由人事部门负责.
4.清洁工作
4.1洗手间清洁
4.1.1洗手间内每天清洁2次,必须保持清洁及干爽,不得湿滑、有积水或有异味;
4.1.2排水管和排水槽内的杂物阻塞应清走,确保排水顺畅;
4.2车间清洁
4.2.1工厂内必须保持清洁干爽,没有堆积垃圾;
4.2.2清洁时先编排清洁的先后次序(例如由上至下).
4.3高处清洁作业
4.3.1所有高处清洁需经部门主管批准;
4.3.2高处清洁作业时须配备保险绳或带;
4.3.4作业前须检查所有要使用的设施和工具,确保可靠.
4.4废物清洁处理
4.1.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垃圾应放在的容器内,不得随处乱放;
4.1.2车间的废物和垃圾应及时清走,不得有过多和积聚;
4.5清洁安排
4.5.1少每天1次清洁生产线,其中包括流水带工作位设备等,视情况以保持干净为主;
4.5.2少每星期2次清洁其它地方(包括灯架、风扇、窗户及较隐蔽的地方);
4.5.3全厂各都有的清洁责任人,分区域责任到人.
http://iso9001fsc.b2b168.com